有中国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博览会、中国(内蒙古)国际畜牧业博览会等。
1、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简称农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交会展馆举办,是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权威和最具国际化的农业类型博览会之一。
2、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农博会):是中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胡杨河农民经济合作社联合当地政府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农业展览会,分春、秋两季在河北省保定市隆重召开。
3、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博览会:是中国唯一以热带现代农业为主题的国际性综合性博览会,每年在海南省召开。
4、中国(内蒙古)国际畜牧业博览会:是中国畜牧业领域的重要展会,也是亚洲和世界相关领域内规格最高、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盛会之一。博览会的展示范围涵盖了农产品、畜牧与渔业、绿色食品、茶叶等多个领域,展示中国农业的成果和潜力,促进农业的发展与国际交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为博览会的国际化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上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一、介绍: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企业商业展继续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将持续优化企业展板块专区划分,加大专业观众邀请力度,策划全年专业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展客商的获得感。二、活动背景:
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在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第六届进博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全面恢复线下举办,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进口博览会的意义:
1、进博会是一场以国家为东道主的重大展会,是国家行为,是国际事件。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从今天的成果来看,进博会更有效率地实现了国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
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促进了世界各国合作,提升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2、进博会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五个发展战略和一个倡议。
进博会不仅是上海的,也是国家的,更是世界的,因而,要主动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国际倡议。
上海进博会的举办极大推动了自贸区战略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3、进博会的举办全力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进博会有着崇高追求,从经济发展而言,是高质量发展;从人民生活而言,是高品质生活。进博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始终将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作为抓手,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进博会有利于在巩固已有成果、增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的基础上,为提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畅通国内大循环作出新的努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以上数据出自人民政协网。
第几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了
第六届。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企业商业展继续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将持续优化企业展板块专区划分,加大专业观众邀请力度,策划全年专业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展客商的获得感。
本届进博会预计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总部高管已确认来华参加进博会,规模创新高。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活动内容
第六届进博会将由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板块组成。国家综合展将广泛邀请有意愿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通过介绍其发展成就、优势产业、文化旅游、代表性企业等精彩内容展示国家综合形象,并设置主宾国。
企业商业展为境外企业的产品、技术与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国内需要搭建国际平台,包括技术装备、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汽车、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
虹桥论坛正积极推进主题议题设计,将邀请各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重量级官产学研界嘉宾等,围绕全球前沿热点话题开展对话交流,为世界经济找准航向提出“虹桥智慧”和“虹桥主张”。
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方面,将支持各国、国际组织以及行业商协会、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举办对接签约、产品展示、人文展示、文化交流等各类配套活动,推动经贸人文融合互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