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我也经常去观看艺术展,其实说实在话要说巨大的差别,我有时候也体会不到,但是每次去观看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因为在看艺术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欣赏美那欣赏美总是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我觉得如果你想要去好好的观看一场艺术展,那么事先还是需要做一点准备,如果你抱着无所谓的心情,走马观花的看,那肯定看不出有多大的差别,也没有办法获得一些美的享受。我每次去博物馆看展览的时候,其实提前都会做一些准备,我会去看一看这个展览的主题是为了表达什么,为什么设置这样的主题展览中的作品都是由谁所创作的,这些艺术家他们的背景大概是怎样以往的作品是怎样。其实只要稍微浏览一下,你对这个展览的整体内容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体会艺术品所表达的意思,整个展览也会更有趣。如果事先没有任何的准备,那么进去可能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便你看得再深再久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有的时候我觉得看艺术展其实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仅仅是一种休闲的方式。如果你不喜欢这种艺术形式,那你可以换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去休息,没有必要非要去看什么艺术展。艺术是一个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很难说清楚谁好谁坏,其实全凭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对于艺术作品,其实应该抱有更高的尊重和包容。
我是一个对艺术怀有敬畏之心的人。不是学习艺术出身,但喜欢花时间去看一些艺术展。很多时候,我其实并没有真正看懂那些艺术作品到底在表达什么,但我还是喜欢去看,因为 它们带给我的视觉美感以及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是一种精神享受。 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能与艺术结缘, 看展,让作为普通人的我觉得离艺术又近了一步。 之前我一直觉得艺术高高在上,是凌驾于现实,超越普通人思维的表现形式,前不久我参观了一个以“菜市场”为主题的展,我思考, 其实,艺术,是不是也就存在于你我之间的一些平凡情境之中呢?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是李宇春作为总监制,联合徐震、张鼎、郭鸿蔚、何翔宇、高露迪、aaajiao、高磊、刘佳玉、陆平原、袁可如,10位中国年轻一代颇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商业区内进行的一场大胆有趣的艺术实验。徐震《恐龙食品有限公司》 徐震带来的是起源于2007年的作品《恐龙食品有限公司》。艺术家将各种腊肉拼接成了一条恐龙的模样,让日常食材经过重新包装并置于全新语境。当这条烤恐龙作为雕塑装置陈列在现场,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边界被彻底打破,而其作为整个菜市场的橱窗部分,在公共空间的出现,也为观者还原了一种熟悉并陌生的原生态菜市场景观。“我的视角” 一进展区就迎面一只逼真的大恐龙,真是刺激!还是腊肉味的,有时候我真的很佩服这些艺术家,什么东西在他们手底下都能成形,这种“变废为宝”的能力实在令人羡慕!高磊《咀嚼》 《CHEW咀嚼》利用未剥离锡纸的口香糖条与裸露的口香糖条作为素材,分别构成“咀嚼”英文单词C、H、E、W的字样。而艺术家在装置中模拟的各类服务窗口排队的结构,也赋予了作品日常而疏离的体验感。“我的视角” 这就像是口香糖的一场聚会,我和朋友一直在琢磨,这口香糖是真是假?然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千万别吃,有毒!好吧,我们就乖乖欣赏吧!郭鸿蔚 《听音乐长大的玉米》 在人与植物之间,音乐可否成为让其获得某种通感的可能?来自成都的艺术家郭鸿蔚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与科学家合作,在云南和贵州的两片玉米田中,郭鸿蔚以田野实践的方式,在田间搭建了阵列音箱为玉米播放音乐,并选择以视频的方式将玉米的成长全程记录。而这样对于玉米生长形态的改变会让味道产生如何的变化?这正是人们希望在作品《听音乐长大的玉米》中寻找的答案。“我的视角” 音乐是无国界的,甚至是超物种的,植物听音乐也会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音乐还真是养了不同的玉米,而且这些玉米都是真的,是可以买回家的噢~刘佳玉《菜市场和弦》 而作为对于植物与音乐关系的另一种解剖,年轻的艺术家刘佳玉则在装置作品《菜市场和弦》中提出了迥然不同的可能。在这一作品中,无论是西瓜还是香蕉,艺术家利用了农作物体内的电解质,从而让每一件农作物都变成了新的乐器。艺术家希望在此以新媒体艺术媒介作为手段,削弱技术与日常生活看似泾渭分明的距离感,重新创造人们对市井生活新的感知。“我的视角” 一很多东西都是天然的乐器,都有自己的频率,我也上手敲了敲这些植物,还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可惜,我笨拙的手,敲不出一段入耳的音乐。高露迪《仙境》 由仿真面包片组成的床垫散发着阵阵奶油味,对观者来说,从嗅觉、视觉、触觉等多重错位的感官刺激能够激发出困惑而全新的感受,而这样多维度的体验则构成了混杂着虚拟与真实的“仙境”体验。“我的视角” 这里面的面包是真假掺半的,但是真的和假的一时还真挺难分辨,这不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吗?真亦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难辨。我们去的时候,这张仙床已经被睡塌了,连李宇春都还在找罪魁祸首!但是别怪我们,毕竟,谁都想和春春来一次“亲密接触”~何翔宇《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 《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以一种颇为昂贵的方式,呈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蛋托。这枚以铜质材料制成、并在表面施以鎏金工艺的蛋托,将原本廉价并且充满工业流水线感的保护结构,转化为一种成本昂贵的神圣形象。对于观者来说,这样的反差可以被视为是对生活的全新观察角度,也用一种狡黠的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剩余价值”。“我的视角” 这个我就简称它为“神圣的鸡蛋”吧,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深情地观察一堆鸡蛋和蛋托,一大片的呈现,确实有一种庄严感, 万物皆是艺术品,只是在日复一日的习惯中,我们可能就忽略了它的光芒。 袁可如《科纳瑞恩》 年轻艺术家袁可如呈现了一个拥有四个人物角色的赛博题材AVG电影游戏《科纳瑞恩—觉醒篇》。这件作品构建了一个相对复杂的虚拟赛博世界,将实拍影像和游戏互动相结合,探索了电影观看和体验的可能。而四台复古游戏机的出现,模拟了常常与菜市场相伴出现的街机和游戏厅,及其所代表的充满复古情怀的游戏时光。“我的视角” 这是展厅里最具科技感的场景了,游戏厅、霓虹灯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非常适合拍照,怎么拍怎么酷炫,分分钟感觉自己化身为宇宙战士!陆平原《阅后即食》 将故事打印在可食用的糯米纸上,供观众购买、阅读并品尝。而这些故事则被挂在一只人们熟悉的、巨大“鲨鱼咬手”玩具装置中,让人在取阅故事的时候感受到某种幽默的焦虑。与此观者在阅读并食用这些故事的也会有被其他物体当成食物的错位感。“我的视角” 哇塞,可以吃的纸,这个真的太好了!如果吃完就可以把里面的内容全部那简直是广大学生朋友的福音啊!那个,服务员,先给我来打纸,我要吃书了!张鼎《肉铺》 这片长达10米的半封闭空间可谓是整场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场景之一,在这个入口仅容一人通过的狭长空间内,艺术家延续了其对空间强大的控制力,用戏谑的方式再现了一个熟悉的购买场景——位于菜市场中心的肉铺变成了摩登的Disco舞厅,最为原始粗暴的肉质形象与巨大的Disco球所发出的迷幻灯光交替出现,结合音乐所构成的漩涡,在这样的奇妙场景中,让肉铺这样平常的空间拥有了颠覆性的体验。“我的视角”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品,非常好玩,一进去就有种Disco舞厅既视感,高挂的肉铺橱窗,迷幻的灯光交相辉映,一下子就让肉铺鲜活了起来,仿佛下一秒,铺子里的肉肉就会跳起了动感的Disco,别拦着我,大家一起来~我是个不太爱逛菜市场的人,但如果菜市场都能这么酷炫和充满趣味,我想,逛菜市场也会变成一件时髦的事。我在“菜市场”现场也发现很多不同年纪的人,老老少少都有,大家都带着一脸好奇认真地观察眼前的作品,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觉得有趣的时候还会会心一笑,这种感觉就像去菜市场买菜一样,很有真实感。这是个免费的艺术展,其实 李宇春当初办这个展的初衷非常棒,就是让艺术走下神坛,让大家走进艺术,多去看一看,多一些体验和感受。 诚如标题所说,我们为什么要多看展?其实,看展也可以说是一种对生活的仪式感。 给自己多一些美的体验,拓宽眼界,延伸思考,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懂不懂艺术都不要紧,并不妨碍你做一个积极的艺术分子。毕竟, 现实生活已经够百无聊赖,去艺术家的世界做一做梦也是好的。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我一直都比较爱看各种展览,这种习惯陪伴了我前前后后快10年的时间了,让我收获很多。对于看展的实际意义以及该怎样看展,我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今天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
1.看展的实际意义
2.该怎样正确看展看展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未来我也将延续这种习惯。接下来满满都是干货,小伙伴们不妨收藏一下。
1.看展的实际意义
看展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放松方式之一。于我而言,看展已经成了与自己交心对话的方式,对于精神世界来说,与自己相处变成了尤为重要的日常,当我面对美术品、艺术品,我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需要再听任何人说话。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说道:“我们看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
我们欣赏展览,更多的是接触,接受不同的艺术形态,更多地感知这个世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艺术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并不是一件坏事,在艺术面前人无高贵卑贱之分。在极简和丰富、秩序与随性之间,找寻视觉和心灵最佳的平衡点,藉体贴和人性化的态度打造舒适的生活享受体验感。
很多人看艺术展,最容易有的一个执念就是要看懂。仿佛不能用言语表达,不能像做阅读理解那样分析动机与内涵,讲不上几个流派主义理论,就失败了一样。其实,虽然看不太出名堂,但就是觉得真美啊,这种感觉就已经对了。逛艺术展,就和逛一个游乐场差不多,抱着放松、轻松、游玩的心态去看,其实最容易有收获。2.该怎样正确看展①选择合适的时间看展览
工作日的上午是较好的看展时间,因为人少,你可以自由而安静地欣赏整个展览。如果选择在周末观展,那么努力将时间规划在中午前,避开高峰时段。
周一是公立艺术馆统一的休息日,这一天更适合拜访画廊和私人美术馆,一些规模较小的私人美术馆会在换展期间闭馆。
游览时间尽量控制在2个小时内,常犯的错误是在博物馆里逗留太久,这会让你感到超负荷,精疲力尽。②一双舒服的鞋子是重要的前提
长时间驻足欣赏艺术品会导致你双腿酸痛,穿一双你最舒服的鞋子非常重要。夏天博物馆会有很强的冷气,女生可以多携带一件披肩。我平时都是穿平底运动鞋去的,有时还带个折叠小板凳。
③提前了解文化背景和知识
无论参观一个美术馆还是艺术展览,最重要的功课莫过于了解基础的背景资料,包括:历史、文化、艺术家、核心展品、展品来源等,你基本可以在网络收集到相关资料。记得我第一次去看展览的时候,不知道要提前做功课,真的是看得一头雾水。
④如何更好的拍照和记录
智能手机就足够满足拍照记录的需求,过于专业笨重的单反相机反而会成为观展过程中的负担
正方形构图是出色呈现展品的拍摄方式,对于你特别喜欢的展品,可以多个角度 细节拍摄。我以前碰到一个特别喜欢的展会,就带了很多工具去打算多拍点东西,结果一个人累半死,参加展览的心情都被弄坏了。⑤如何提高观展体验假装你就是作品的主人,它本就应该属于你,只是放在美术馆而已,选择你认为有趣,或者更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观看。
保护好你在画作前的“领地”,不要被人挡住你的视线。尽量伸展上半身靠近画作,同时将脚尖保持在警戒线之后。被人遮挡视线,真的会感觉特别不爽,关键有的人被提醒后,依然装作无事人,就很生气。
最后提醒一下,我们观展的时候一定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带一些吃的东西进去,那将很容易遭到旁人的嫌弃。希望以上分享内容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小伙伴们如果还有什么想交流的话都可以评论区留言给我喔~
热门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热门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推荐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