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为申博而拟定的主题非常符合当前全球面临的形势。由于人口增长、全球变暖、资源需求增长等多种因素,发展中国家受到农业原料价格上涨的困扰。如何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为世界所关注,而食品安全问题是人类健康的保证,也日益为社会所重视。米兰市和意大利政府围绕着申博的主题开展了积极的工作,使与会者感受到了米兰市申办世博会的真诚态度。加强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国际合作,必将进一步成为世界的中心议题,也与世博会倡导的交流合作精神不谋而合。
米兰世界博览会中国馆
谈起中国馆的设计,设计方之一、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副院长宋捷称:“最大特点是艺术性强。新颖的建筑形式和创新的建筑材料也提高了中国馆的表现力。设计理念、创意都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在中国馆前区,有约1000平米的室外园林景观。那是一片具有中国典型农业文明特征的田野。作物和植物密布的田野上,镶嵌着具有舞台功能的先农坛、具有舞台背景功能的故宫红墙、具有疏散功能的北京胡同、具有主通道功能的意象江河等。这些景观元素与群山型的建筑相呼应,呈现出一片壮阔的中国大地景观。
中国馆前区园林景观由北京市承建,以宣传将于2019年在北京延庆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
清尚设计院隶属于清华大学清控人居建设集团,前身是清华工美环境艺术设计所,由著名建筑师、教育家创办,以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见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清尚参与过未来馆、中国航空企业馆的建设。 米兰世博会于5月1日—10月31日举办,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聚焦农业、粮食和食品。有14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外形如同金色麦浪的中国馆,占地4590平米,是米兰世博园区内第二大外国国家馆。面积最大的德国馆有4900平米。
虽然中国国家馆面积紧随德国馆之后,屈居亚军;但若加上以“中国种子”为主题、1200多平米的中国企业联合馆,以“食堂”为主题、900平米的万科馆,总共约6700平米的参展面积,使中国成为米兰世博会上总体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馆屋面从下而上有三层,简称“三明治”:主结构由胶合木(钢木)组成,主结构上盖着PVC防水层,并由遮阳竹板支撑,最上层是由竹条拼接的遮阳表皮。竹编材料覆盖屋顶,是为了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选择不同透光率的竹编面材,可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既满足照明需求,又降低能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世博会这一多边国际舞台上,全面介绍中国农业、粮食、饮食文化的历史、现状、展现中国有效利用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充足、健康、优质食品所做的不懈努力,恰是中国馆“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之要旨。
中国馆的展陈分“序、天、地、人、和”五大展区。“地”展区中的“回望田野”部分,是中国馆科技体现的最大看点。巨型LED光纤点阵,由几万根人工“麦秆”组成。每根“麦秆”顶端的“麦穗”是电脑程序可控的LED发光体。通过高低错落、疏密布局,一根根“麦穗”构成巨大的带有立体感的动态田野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明治”的屋顶米兰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建馆参展。由于展会跨越春、夏、秋三季,考虑到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需求,中国馆的屋面要轻盈,内部空间跨度又要大,所以屋顶采用了以胶合木为主材的结构。
吉祥物“和和”、“梦梦”,造型借鉴了中国民间泥塑“大阿福”的形象。“和和”身躯源自“和”字中的“口”字,他手拿体现“禾”字的稻谷,“禾”与“口”的象形文字构图,代表了汉字文化中粮食与人类的关系。“梦梦”取其寓意,表达了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她的羊角辫、金箍、肚兜等传统元素,使吉祥物的中国意象更加突出鲜明。
光线透过竹编表皮漫射进室内,在PVC防水层上散布下斑驳投影。投影随季节和时间的变换而变化,颇具艺术浪漫气息。
宋捷说,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之间,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和相同的艺术传承。在此次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过程中,两单位密切配合,在前期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后期服务等方面深入合作。“这是一次高等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打造国内高端设计水准的成功实践”。 中国馆的展陈分“序、天、地、人、和”五大展区,重点展现中国灿烂悠久的农业文明,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传递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它以“Loft”的方式生成展览空间,一层是开放用餐区,二层有宴会厅、影音厅及贵宾室等。
在建筑选材方面,中国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打造亲近自然的室内空间。在一层开放用餐区,地面选的是抛光混凝土、树脂漆的淳朴材料,结合一望无际的“麦田”景观,凸显贴近自然的原生态设计理念。墙面则选用简单自然的欧松板饰面,平整、结实、重量轻、甲醛释放量低。
在二层,以“盛夏”为主题的宴会厅,色彩热情浓郁。屏风是活动的,取自中国民间的竹编图形。当有贵宾入席时,可将屏风围合,让每位宾客都能有中国用餐礼仪中讲究的“靠墙之位”,八方皆为上座,符合中华餐饮礼仪。
同样居于二层的影音厅,以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梯田”为主题,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设置无靠背长条座椅,简洁、现代、舒适。地毯取用中国特有的24节气中“春分、谷雨”主题,翠绿清爽,让观众仿佛置身自然之中。
二层贵宾室的设计,将土地与树的元素融入“金秋”主题的地毯、“生生不息”主题的挂毯、融入24节气元素的配饰,使中国独有的节气文化与室内展陈艺术化地融合在一起。
中国馆内的“人”主题展区,是具体展项的集中地,分“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面向未来的智慧”三大板块,设置11个代表性展项。表现北京的部分,是通过泥塑与剪纸或国画的方式,呈现全聚德的烤鸭制作过程,近距离展示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华大学的设计师们还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了吉祥物与标识(L0GO)。中国馆的标识,是用线与面勾勒出的大自然的轮廓和曲线,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田野,金色代表粮食,红色代表人和生命。起伏的线段富有韵律,形似中国馆主体建筑的“群山”造型,体现了“天、地、人、和”的整体设计理念。宋捷说,为设计中国馆,清华美术学院和清尚设计院投入了近百人,历经两年多设计、近一年的建造。很多主创设计师还在米兰为中国馆持续服务。
米兰世界博览会的概念
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吉祥物为Foody,由多种水果蔬菜聚集而成,迎合“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的主题。
Foody是11种水果的组合体,看上去像个身着彩装的球状小丑。虽然由真人扮演,但它不能说话,因为在意大利人的创意中,这个吉祥物就是一只纯粹的水果,会滚动、会摇摆、会点头,可就是不能说“人话”。那只装吉祥物服装的箱子,谁也不能随便打开,因为衣服不是吉祥物,只有穿在扮演者身上,二者合体才是Foody。这套由迪士尼设计的服装,全球只有1套,而且是为扮演者度身定做的,换了别人就穿不了,所以米兰世博会的全球路演,扮演者必须带着服装全球飞。 Life纸水壶
这款名为life的水壶由设计师安德烈·庞蒂(Andrea Ponti)专门为米兰世博会设计。life色彩干净,外形简单,有点古典意味。与其他可回收塑料瓶不同的是,life完全由天然棉花和可回收纸制成,不使用不利于回收的化学油墨和粘合剂。因而安德烈希望到时候进世博园参观的游客能够不使用塑料水瓶,而改用life。life水壶上还有一条绿色的细绳,方便游客挂在脖子上,只是这绳子看起来细了点,挂久了可能会有点不舒服。
安德烈还提议在世博园内摆设饮水器或者其他饮用水水源,这样游客就不用购买多瓶饮料,只需携带一个轻巧的life水壶即可,这也会让世博园的垃圾量明显下降。life的使用期限仅为一天,因此我估计世博园应该是在参观者入园时发放life,而在出园时回收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