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10日,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综合性博览会——第四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广东深圳举办,来自海内外超过1700家企业参展,发布的新产品、新技术超过3000件,产业发展风向标作用更加凸显。电子信息产业是全球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产业之一。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去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总产值为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届中国智能博览会

智能装备打造智慧生态

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唯一国家级展示平台,本届博览会以“创新·智能·融合”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大数据等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在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创新是IT产业的基因,融合是IT产业发展的基础,智能是IT产业永恒追求的目标。我们衷心期待通过博览会展示新成果,交流新思想,通过创造、创新、融合、跨界,创造智能的时代,创造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新的辉煌。

当前,随着全球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即将到来和相应的交汇,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而能否有效把握智能机遇,则是实现产业跃升的关键。

在本次展会上,海信、华为、海尔、TCL等众多企业均展示了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成果,不仅推出了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空调等众多智能终端产品,并且着力推进智能制造、积极实施智慧家庭战略、打造智慧生态圈。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智能热潮,上游企业也加快了创新步伐。智慧家庭芯片企业联发科技携全球首款配备Tri-Cluster架构及十核处理器的系统单芯片解决方案“联发科技曦力X20”亮相展会;紫光展锐携展讯SC9860以及锐迪科Riot物联网平台等产品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机器人赚足眼球

本届博览会最大的亮点当属机器人。上百家机器人企业展示了最新的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在优必选展区,壮观的人形机器人方阵随着音乐起舞,曾亮相春晚的阿尔法机器人灵巧地做出各种高难度舞蹈动作,引来了观众阵阵喝彩声。“阿尔法机器人很受宠爱,3000多份资料一天之内就发完了。”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优必选最新推出的阿尔法升级版机器人,不仅四肢更发达,能允许用户自定义机器人各种动作,而且拥有智能大脑,还具有语音聊天、语音指令、同声传译等功能。

中智科创展出的安保服务机器人也大出风头。憨态可掬的人形安保服务机器人则集成能够实现音视频对讲、室内无线导航、人机交互、人脸识别等多项功能。“安保服务机器人是个多面手,既能客服导览,又能负责安保,很受用户欢迎。”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场展示的是他们开发的第四代产品,在银行、商业中心、社区、政务中心都能派上用场。

“2015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0亿美元,预计十年后将达到约670亿美元。”怀进鹏表示,无论制造业的数字车间、数字工厂的建设,还是面向物流、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智能机器人都将有广阔空间。

人工智能前景无限

让机器具备像人类一样的智慧,是人类最伟大的梦想之一。而包括智能机器人在内的智能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

在博览会上,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展示了智能语音核心技术成果。“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将业界领先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多种会议场景,能够实现实时把语音转换成文字,识别准确率达95%左右。记者通过实际体验发现,“讯飞听见”不仅能让与会者实现所听即所见,而且内容准确度比速记员也高人一筹。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2014年,科大讯飞推出了“讯飞超脑计划”,目标就是要实现全球第一个中文认知智能计算引擎,让各类智能终端实现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作为“讯飞超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大讯飞正在牵头开展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类人答题机器人项目,未来要让机器人参加高考,并且可考上一本。

“无论从人才储备还是市场应用看,人工智能确实是我们国家和企业能够领先世界一个很重要的机会点。”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伟表示,云知声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在语音技术、知识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建立了核心技术体系,现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成长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

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机遇,本次博览会举办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科大讯飞、华为、京东、TCL、美的、优必选科技、奥飞动漫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行业知名企业共同发表了《人工智能深圳宣言》。该宣言提出,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标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共性支撑平台,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引导形成符合人类发展的价值观。记者 周 雷

中国国际第三届博览会

第六届。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企业商业展继续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将持续优化企业展板块专区划分,加大专业观众邀请力度,策划全年专业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展客商的获得感。

本届进博会预计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总部高管已确认来华参加进博会,规模创新高。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活动内容

第六届进博会将由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板块组成。国家综合展将广泛邀请有意愿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通过介绍其发展成就、优势产业、文化旅游、代表性企业等精彩内容展示国家综合形象,并设置主宾国。

企业商业展为境外企业的产品、技术与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国内需要搭建国际平台,包括技术装备、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汽车、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

虹桥论坛正积极推进主题议题设计,将邀请各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重量级官产学研界嘉宾等,围绕全球前沿热点话题开展对话交流,为世界经济找准航向提出“虹桥智慧”和“虹桥主张”。

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方面,将支持各国、国际组织以及行业商协会、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举办对接签约、产品展示、人文展示、文化交流等各类配套活动,推动经贸人文融合互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第三届中国国际博览会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规模将创多项“历届之最”。本届进博会预计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企业展质效显著提升,展览规模更大,展商质量更高。展览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均超过之前历届水平。

展区设置更优,新品集中亮相。展区设置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能源低碳、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以及生活消费类题材展览面积增长30%,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展示。虹桥论坛开放主题更加鲜明,以“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继续高举开放旗帜,弘扬真正多边主义。全球政商学研界300余位重量级发言嘉宾将出席,开展高端对话,贡献“虹桥智慧”。2023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活动进程

2023年5月,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的招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目前签约招展规模已经超过了26万平方米,是规划面积的7成以上,整体进度比2022年同期快了2个百分点。 截止至6月20日,企业展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报名。

2023年7月2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招商路演在湖北举行。百余家湖北本地企业、采购商和行业商协会参会,来自进博会的20家参展商现场展示企业亮点。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湖北企业作为采购商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3年7月26日,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8月8日,第六届进博会技术装备、汽车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8月30日,进博局首批公布了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汽车、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三个展区的展位图。

第六届进博会场馆周边共设临时停车场19处,可提供大客车泊位约1000个,小客车泊位约1900个;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内共享停车场,在工作日可提供小车位约4000个,非工作日提供约7000个。有关部门通过“登记分配 自由预约”两种方式对外提供停车预约服务。

2023年10月17日,一批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瓦努阿图、纽埃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品通过海运抵达上海。这批进博展品分为两个集装箱,共约4.3吨,包含瓦努阿图、纽埃两个国家馆的展品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13个参展商的展品,展品主要为食品、饮料、特色工艺品、红酒等,分别于9月下旬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新西兰陶朗加启运。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经济网-第六届进博会将创多项“历届之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