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艺术展览怎么找
总结多年看展、看演出的经验,获取各类艺术活动演出信息主要从以下三个渠道:一、官方出售展览、艺术活动、演出的平台;二、演出者或主办方的微博、公众号等;三、场地承办方的微博、公众号等。官方售票平台最常见官方售票平台的就是大麦和秀动了,在这些APP上可以看到已经官宣了的演唱会、音乐节、话剧、展览等活动,囊括了绝大部分公开的艺术演出活动,而且还会清楚的写明举办场地、时间、各类型票价、注意事项等。是最便捷的获取大量艺术演出信息的地方。演出者或主办方的微博、公众号如果宝子们想要看特定某个人的演出,可以关注演出者的微博或者其公司的微博,一般演出者会比售票平台更早的放出演出信息。例如我很喜欢的乐队,我就关注了它的微博,微博上会放出他们近期的演出安排。更追星的宝子们,可以更快速获取你想要的演出信息。场地承办方的微博、公众号一些经常承办艺术活动演出的场馆,也会定期公布场馆的演出信息。像MAO Live house,他们每个月或每周会在公众号推送当月或当周的演出信息。更适合随心而动的宝子们,偶尔去享受一下。
身边总有朋友会问我们,最近又有什么好看的艺术展啊,有没有可以推荐的?首先真的很欣慰,越来越多不搞艺术的朋友也开始看展了,虽然他们总说,其实去看展很多时候也看不太懂,更多是好奇,或者只是纯粹去感受下,看看艺术家的世界和自己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同。艺术,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艺术就是需要靠自己去感受的,只是有的人感受多一些,有的人感受少一些。而看展本质就是一个艺术熏陶的过程,当你看过那些艺术大师们的杰作,看过足够多的好作品,当你感受得多,你的眼界和观念就会被打开,你的审美水平就会慢慢提升。当我们真的去看了一个不错的艺术展,有人可能排了老长的队,进去后茫然走一圈,然后感慨一声:“啊,真好看!” 或者疑惑一下:“哪里好看了?”传说中的顶级大师名作就在眼前,却又好像离它很远很远……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怎么才能看懂这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呢? ① 观看作品旁的介绍 宽宏的约翰·弗雷德里克顿萨克森候选的肖像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1533年首先我们可以看看每一幅作品旁边的作品介绍和背景资料。通常一个好的展览,都会配上相关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介绍信息,对作品和艺术家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而此次展览策划中,每一幅作品都配上了200~400字的介绍,算是比较深入了,这也是清华此次策展中非常人性化的地方。毕竟很多人除了达芬奇、梵高、莫奈等耳熟能详的大师之外,对其他大师可能了解的比较少。② 相互比较着去欣赏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朱庇特和忒提斯》(左图)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穿红衣的年轻女子》(右图)当我们看完作品旁边的文字介绍之后,再看这些名画可能还是有点懵,我建议大家相互比较着去欣赏。因为时代的不同,同一个展厅内,两幅相邻的作品,就有可能相差50年-100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通常会反映在艺术作品中。浪漫主义和印象派,当你相互对比的去欣赏,你会发现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当我们用比较大眼光去欣赏这些画作时,艺术鉴赏能力也在逐渐提高。③ 以历史时间线纵向去宏观感受 每个艺术流派的诞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立体空间的表达意识开始明显增强,也就是大家理解的素描。虽然立体素描已经开始成熟,当时的色彩语言并没有那么丰富。这和当时的工业发展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颜料还是以手工磨为主,而像现在这样丰富的锡管颜料一直到19世纪末,印象派时期才开始普及。正因为开始普及了便于携带的颜料,才使得外出写生成为可能,否则以前像罐头一样的颜料,带出去写生可就太费劲了。按照历史发展纵向观看作品,远远比单独看一张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能明白其中的变化。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艺术变化,我们就可以在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神秘朦胧和梵高《向日葵》的生命热情中看到。而清华艺术博物馆的这次展览,正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策展,就像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一次短暂巡礼,从文艺复兴一直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个艺术流派都清晰呈现。一个展看下来,你就可以对西方艺术史了解得更透彻了。④ 了解一定的绘画语言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保罗亚历山大医生肖像》布面油画 100.5×81.5厘米 1909年如果不了解一定的绘画语言,哪怕是大师的杰作摆在你面前,你也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心里没有共振的基本元素。绘画就像是一个媒介,它将艺术家的性格、情感、过往的经历、当时的情绪,通通注入到艺术作品中。当你也懂这些绘画语言,才更容易获取艺术家在作品里表达的情感、注入的能量。绘画是有一定门槛的,油画就有油画语言的门槛,而跨过这个门槛的关键是要去尝试了解一些基本的绘画语言,比如“轮廓线的虚实变化”、“明暗对比”、“色彩的层次变化”,否则,我们去看再多的画展,艺术欣赏水平可能还只是停留绘画形象的美与丑,却看不到绘画作品中的音乐节奏。⑤ 找一个懂油画的朋友或艺术工作室一起看展 克劳德莫奈 《睡莲》布面油画 101.0×90.0厘米 1908年对于绘画语言的了解,最快的学习方式,莫过于跟着懂绘画语言的朋友一起去看展,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讲解。比如这次的“西方绘画500年”特展,作品都是油画,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陌生的,因为我们不懂油画的绘画语言。如果你不想让看展变成凑热闹,如果身边刚好有懂油画的朋友,或者遇到靠谱的艺术工作室,那就跟着他们一起去看展吧。也许,当你懂了一些绘画语言,你的眼界才真正被打开,艺术观念的更新也会让你的生活不一样。莫奈的绘画语言中,他看到那么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真的超出常人么?其实不然。我们做一个小实验:面对一面白墙,去看白墙的中间和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用心感受,你会发现四个方位的白色均有颜色的变化,比如右边可能在白色的基础上偏红,上方在白色的基础上偏蓝。不用怀疑自己的眼睛,你的这种色彩感知是对的感受,也是最好的感受,而莫奈只是将这种视觉感受放大,展示给了观众。⑥ 用心去感受再感受 乔治莫兰迪 《静物》布面油画 30.0×35.0厘米 1948-49年当我们不看任何文字介绍,也不懂任何绘画语言,没有别人的专业讲解,我们看一幅作品,怎么看?也很简单,用心灵,而不是用眼睛。绘画语言本身就是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语言可以不经过大脑的解码,就让你感受到艺术家的品格、特质、当时的情绪、情感。解码这种语言最基础的就是“用心”俩字,而并非眼睛本身。当你伫立在一幅作品前,用心感受的时候,也许你没有多么大彻大悟的感觉,但你一定和这位艺术家在情绪和情感上走得更接近了。比如梵高的作品,你能够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情和生活的挚爱,而莫奈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他平凡生活中的惬意和自在。用心去看去感受,恰恰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最容易丢失的,而这才是看展的关键,欣赏艺术,你的感受最重要,那是别人没有的。 在人世间活着,就有诸多的烦恼,坑坑洼洼的人生旅途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如果在低谷的时候,还能够看到树木丰富多彩跳跃的颜色,擦肩而过行人嘴角上的微笑,普通瓶瓶罐罐投影上虚实相生的美,你就有了一双艺术的眼睛,而艺术的眼睛可以让你的人生感受到更多幸福和满足。美也,带你去看展,希望你在生活里有艺术的眼光。
1.主流的方法是关注各美术馆的官方媒体账号和官网
以浦东美术馆官网为例,官网首页的导航栏中有类似“展览与活动”这种选项,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正在展出,即将展出,过往展出的专场展览活动。内容涵盖展出时间、展厅具体位置、作品主题与创作理念简介、作品图示等相关信息。同理,美术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也会推送近期展览讯息。
官网也有海量馆藏艺术品的介绍,大多都配有高清图片可供下载,作品导读以及创作背景、艺术流派等详情。
2.看博物馆和画展,可以下载iMuseum这个软件。
上面汇集了全球艺术展览、博物馆活动资讯,每日更新。通过“同城”标签可以寻找距离你最近的展览和博物馆,并具有时间提醒标记功能,不错过想看的展览。同时还有交互模块,记录你去过的所有展览,与朋友们分享照片。3. 雅昌艺术网,比较老牌而专业的中国艺术品门户网站,在上面可以看最新的艺术资讯,信息相当全面。4.关注各个城市的公众号或本地纸媒、艺术期刊等,大型展览活动都会做相应宣发,还可以关注一些定期都会举办的艺术展会。比如浙江美术馆每三年都会举办一次纤维艺术大展。
5.豆瓣的“书影音”模块也涵盖了一些美术、画展信息。
豆瓣底部导航栏点击“书影音”,顶部导航栏选择“同城”,分类筛选“地点、时间、类型”就可以找到相应城市展览信息。
热门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热门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推荐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