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艺术区是你来北京必去的地方。这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满满的ins,一直被一大批年轻人喜欢。边肖将告诉你关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旅游指南!:必去的景点推荐1.熊猫慢递如果你喜欢慵懒慢生活,那么来这里就对了。这是一家慢递店,就是帮你把那些不着急的邮件寄出去。在这里,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指定邮件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很有意思,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缺少这样一种缓慢而宁静的节奏。2.Papabubble手工糖果店糖果,很多人都喜欢,而且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吃到各种糖果,还可以参与手工制作糖果!这些糖果有不同的颜色。你可以按照说明去做。家长和孩子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糖果作为纪念品,或者带给自己想带的人。定制糖果很特别吗?那就过来!3.美食小屋你认为这是一个像素食餐馆的地方吗?其实这是一个用真牛皮手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的地方,包包、鞋子、花瓶、挂表、画框、相册、吧凳、皮家具等等。什么都可以做。这里也是私人定制的。如果你想要自己的生活用品,那就来这里定制一次吧!你亲自参与制作设计的时候有没有特别难忘的回忆?甚至价格都不便宜!所以让我们自己做选择吧!4.铁匠营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个地方一定和铁有关。的确,这个地方收藏了铁做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些各个年代的车模,数量最多。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到第一辆摩托车,你无法想象这里的收藏有多么珍贵和丰富。如果你对汽车感兴趣,那就来这里吧。它会带你回到汽车的发展史,充满了穿越感。5、坛子书店这是徐炳提名的一家书店的名字。环境安静悠闲,里面有很多原版的书。如果你喜欢阅读,过来坐在这里。有沙发和茶几可以休息。很长一段时间,安静的时间,这里没有人打扰你,你可以安静的看书,或者思考一些事情,798艺术区基本信息运输公交:乘坐401、402、405、445、909、946、955、973、988、991路在大山子路南站下车。可在地铁10号线亮马桥站C口换乘402、405、909路,在1号线四惠站换乘402、405、15路。门票免费,但个别展馆另行收费。营业时间全天,除了大部分展览在10:00-18:00,大部分画廊周一休息。边肖只推荐了几个地方。这里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来这里几乎每个地方都可以拍出很时尚的照片,所以不要错过这么时尚的地方!祝大家旅途愉快!

关于糖果的艺术展览作品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班艺术教案:《糖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艺术教案:《糖果》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糖果的多样性,感受糖纸的色彩美。 2、尝试包纸和拧纸,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糖果的糖纸。 2、玩具小熊。布置环境:"小熊糖果屋"一个。 3、泡沫块,橡皮泥丸。 4、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踏着《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教师出示玩具小熊,以"小熊糖果店缺货"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包糖果,帮助他人的愿望。 师:"小熊有急事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小熊的糖果店今天缺货了,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做一些糖果给小熊,好吗?" 2、请幼儿自选几张喜欢的糖纸,观察糖纸的色彩、形状、花纹,感受糖纸的色彩美。 3、鼓励幼儿为小熊包糖果,练习包、拧的技能。 (1)说一说:糖果是怎样包起来的? (2)出示材料,先让幼儿自由进行包糖果,探索包糖果的方法,然后将包好的糖果放在一起,让幼儿去发现包糖果的不足之处,并请幼儿做示范。 (3)教师结合幼儿探索情况,重点示范包、拧的操作技巧。根据包糖果过程教师可自编儿歌:"小糖纸手心放,小糖果里面藏,上包包下包包,左拧拧右拧拧,我的糖果包包好。" (4)再次鼓励幼儿包糖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 4、展示幼儿包的糖果。 让幼儿数一数自己动手包了几粒糖果??(把包好的糖果一起放置在大篮子中。) 5、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将包好的糖果送给小熊,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引导幼儿说:"小熊,我们给你送糖果来了。"小熊说:"谢谢大家。"幼儿说:"不用谢,再见!") 活动延伸: 在手工区提供各种材料(彩泥、糖纸、皱纹纸等),激起幼儿做糖果的欲望,让幼儿做棒棒糖、巧克力等各种糖果,并练习包糖果。 小班艺术教案:《糖果》2 活动前思考: 1、先做一个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超级大糖果,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制作欲X,活动中注意鼓励大胆作业。 2、包裹糖果的过程,可能对小班幼儿来说会有些难度,教师要给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时间,具体地引导幼儿克服困难,提升能力。如果有幼儿不怎么会,我们也要注意不包办代替,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并学习同伴的经验。 3、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4、考虑到活动时间较长,所以把给糖果爸爸涂颜色放到了区域活动中。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人数相对分散,有利于教师对孩子的集中指导。 教案: 糖果爸爸 目标(原目标): 1、学习包糖(用报纸包物品)的方法。 2、能用颜料涂抹,装饰糖果。 改动后的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包糖果(用报纸包物品)的方法。 2、鼓励幼儿创造性地添画五官。 3、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做糖果用的可乐罐,足够的废报纸、画笔、桌布。 教学过程: 一、产生兴趣。 小糖果们想要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呀,比别的糖果都大,比别的'糖果都甜,比别的糖果都有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的糖果爸爸! 你们想想,这个爸爸会怎么样的?(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超级糖果爸爸的超级形象) 二、制作糖果爸爸 教师演示用报纸卷包罐子: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然后握紧中间,将两头拧紧。幼儿自己尝试把“糖果”包起来,尽量包的严实。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要点: 1、糖果爸爸穿上衣服,请你们帮他扣上扣子,要扣X紧哦。 2、在扣X子时,一只手抓紧糖果爸爸的衣服,不要让衣服掉下来,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抓住衣服的两头使劲转,转得越多,扣子就扣的越紧。(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3、今天是糖果爸爸的聚会,会有很多糖果爸爸来到我们教室。鼓励幼儿制作2——3个糖果爸爸。 4、提醒幼儿及时把废旧物品放入篓子,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三、添画五官 让孩子通过照镜子看五官,感受自己的五官、表情与糖果爸爸的五官相似之处,鼓励幼儿添画不同的五官。 延伸活动:幼儿大胆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颜料(添画五官) 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要求幼儿不混用颜料、保持地面洁净等。 区域活动后,把孩子做的糖果爸爸布置在墙上,并用扭扭棒插上不同动作的小手,进行了展览,活动效果和作品的艺术效果都非常好。 孩子们不但从制作糖果爸爸的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从“变废为宝”的过程,感受到创造的乐趣。 【活动反思】 区域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教学活动有效的补充。孩子们对教学活动的热情没有因为活动的结束而褪减,我便利用区域活动小组操作的优势让孩子们以组为单位,一组一组地进行给糖果爸爸涂色的环节。这样既给老师的观察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能及时地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糖果爸爸》这个教学活动完成了,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开设了“糖果屋”的游戏,在区域内提供了更多的制作、装饰糖果的材料,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方法来制作漂亮的糖果,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很多。孩子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外界的干扰、孩子的想法、教师的组织方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应该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观察能力、改动生成活动环节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应该专注于“如何做”,还应该认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做到“有效的调整”和“务实的反思”,每一阶段都对自己的反思进行整理,这样会有助于我们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专业成长。 小班艺术教案:《糖果》3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学习包糖(用报纸包物品)的方法,能用颜料涂抹、装饰糖果。 3、知道不乱扔糖纸。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中带2-3种不同的糖。 2、做“糖果”用的可乐罐、薯片罐,饰品盒、药品盒等,足够的废报纸、颜料、画笔、桌布。 3、布置糖果小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2、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等,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等等。 (二)产生兴趣。 小糖果们想要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呀,比别的糖果都大,比别的糖果都甜,比别的糖果都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 (三)制作“糖果爸爸”。 1、教师演示用报纸卷包罐子: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然后紧握中间,将两头拧紧。 2、幼儿自己尝试把“糖果”包起来,尽量包的严实。 3、幼儿大胆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颜料,注意良好作画习惯的培养。 4、建议幼儿把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晾干,观察周围环境,想想放在哪儿比较容易干。 (四)尝尝甜甜的糖果。 1、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变小了)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五)给糖果穿花衣裳。 1、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2、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自己制作一颗“糖”。 小班艺术教案:《糖果》4 教学目标 1、知道儿歌名称,初步熟悉儿歌的内容。 2、愿意跟大家学儿歌,能感受儿歌的情趣。 教学重点 知道儿歌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熟悉儿歌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幼儿用书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糖果图片,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 教师:今天老师请了许多糖果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看看,都来了哪些糖果?他们是什么样的呢? 1、教师带领幼儿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糖果像什么,例如弯弯的糖果像月亮等。 (二)教师念儿歌,帮助幼儿初步熟悉儿歌内容。 1、教师:糖果玩过游戏要出来排队了,它们还会念儿歌呢。 2、教师一边根据儿歌内容依次出示糖果边念儿歌,并鼓励幼儿跟着念。当教师拿出圆形的糖时,念出“糖果——”鼓励幼儿自己说出“圆”;当教师拿出月牙形的唐时,念出“糖果弯弯——”,鼓励幼儿自己说出“像月亮”。 (三)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熟悉幼儿的名字和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翻开自己的幼儿用书,说说话面上有哪些糖果的照片,说说糖果的形状和味道。

关于糖果的艺术展览活动
活动目标:1、幼儿有兴趣看看、说说、尝尝不同的糖果,了解各种糖果的名称和特征。2、引导幼儿尝试按某一特征将糖果分类,培养幼儿的判断、分析能力。3、让幼儿懂得多吃甜食容易蛀牙,要从小保护牙齿。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孩子们参观过超市的糖果柜。幼儿分四组,每个幼儿一个小篮子:第一组:不同颜色的糖 第二组:不同形状的糖第三组:软硬不同的糖 第四组:不同形状、颜色的糖幻灯片(不同的糖果)课件:《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活动重点:了解不同糖果的名称和特征,懂得多吃甜食会蛀牙。活动难点:按糖果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交流回忆〉--〈给糖果宝宝分家〉--〈撕、剥糖果〉--〈没有牙齿的大老虎〉一、交流回忆1、师:前几天我们一起去了超市,你们有没有看到糖果宝宝?多不多?它们一样吗?2、你们看到了哪些糖果宝宝?3、观看幻灯片,了解不同的糖果。(根据幼儿讲的常见的糖果)二、给糖果宝宝分家1、让幼儿看看说说自己篮子里的糖果。师:现在请你们看看篮子里有哪些糖果宝宝?它们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软硬来表述)2、现在我们和糖果宝宝玩个游戏,给它们分分家,想想看可以怎么分?(让幼儿自由交流)a)老师提醒幼儿按照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比如可根据颜色、形状等。b)让幼儿尝试按糖果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提出建议)。c)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三、幼儿自己尝试撕剥糖果1、请幼儿讨论糖果怎么吃。(让个别幼儿示范)2、幼儿自己撕剥糖果(包装纸边缘为齿形的糖果)四、延伸活动:观看课件1、请出蛀牙的小朋友让大家看。师:他的牙齿怎么了?为什么会蛀牙?我们应该怎样做?2、观看课件>。------------------------甜甜的糖果新成幼儿园 周丽琴背景:在开展主题的过程中,有好多孩子拿来了许多色彩鲜艳的糖果纸,花花绿绿的糖纸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这么多漂亮的糖纸真好看,可以做什么呢?天天说:“我吃过糖,很甜的,我们自己来包糖果。”于是我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在区域中投放了孩子收集来的糖果纸以及彩泥、装糖的小瓶。实录一:一连两三天,孩子的兴趣非常高,他们坐在那里一直是意犹未尽的包着糖果,天天一边包一边说:“这是大白兔奶糖,这是话梅糖。”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在比谁包得多?时不时会告诉我,他们包了很多糖。期间孩子是非常享受包的过程,当然看到自己包的成果,他们是非常开心的。反思:难道只是为了满足孩子包糖果的愿望,满足他们情绪上的快乐,提高孩子动作发展的技能吗?当孩子在重复已经做过的事情后,我在思考怎么样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挖掘更多的教育元素,再通过材料的改变和增加、推动孩子进一步游戏的兴趣。策略:在原来装糖的瓶子上我贴了一些点子,同时在又增加了一个装糖的大瓶,并且把棒棒糖吃剩下的小棒放在里面,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实录二:果然杰杰第二次去玩的时候,发现了瓶子上的标记,先是数一数有几个点子,然后自己就包好一颗放进去一颗,一直到包好五颗糖,他又倒出来,再重新一颗一颗放进去,发现没错,于是又往另一个瓶子里装糖。而黄一晨用小棒自己做了一根棒棒糖,非常得意地让我看。旁边的大瓶子里累积装了不少糖了。在游戏分享的时候,我让小朋友讲讲自己是怎么装糖的?大瓶子里的糖给谁吃呢?孩子们想到给其他小朋友吃,给娃娃家的妈妈爸爸小宝宝一起吃。反思:1、因为老师对材料本身做了一个调整,引发孩子关注到了材料的变化,在包糖果、装糖果的过程中自己摸索出了不同的方法,融合了点数和手口一致数数的内容。因为糖果是孩子喜欢的食品,所以在游戏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另外通过游戏的分享,推动了游戏间的角色交往。2、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如何关注低结构活动和高结构活动的转换与挖掘?甜甜蜜蜜的糖果是孩子的最爱,是不是通过游戏的分享与提升有可能生成一个集体活动?但并不是老师的“一相情愿”,要建立在孩子普遍感兴趣的基础上,追随孩子在活动中的学习趋向,并及时提供材料,以观察、了解孩子为前提,拓展更深挖掘一个活动点的内容与价值,这是我要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加以学习和探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