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图片,不是梵高的作品 是蒙克的《呐喊》 怎么欣赏看下文吧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1944),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46页)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梵高展出
你这些是看美国人欧文斯通写的那本《梵高传》里边说的吧,那本书是小说,原名也不叫《梵高传》,而叫做《渴望生活》,大部分内容是杜撰的,不过是借一个画家的名头叫卖白手起家孤胆英雄的美国梦罢了。

梵高不是你说的那样,他十四岁时被他爸送到荷兰一所相当不错的美术中学学美术,是寄宿制的学校,他成绩很优异,除了素描,全优。那学校是当时荷兰教学理念最先进的学校之一。
梵高年轻时在欧洲最有名的画廊之一古比尔画廊工作过,这画廊是他亲叔叔的,别说你没听说过。他工作期间接触了大量一流的艺术作品,也收集了大量印刷品,还做过一些临摹,你可以找找,他19岁时画的风景素描写生已经很成熟了,很有功底的一个画家。
而且梵高不像小说里说的那么籍籍无名,他在巴黎期间,去阿尔之前,就已经小有名气了,还主办过一次规模不小的画展,展出了他、塞尚、比沙罗等一批画家的作品,这期间他还有追随者,也就是粉丝。
他弟弟也是欧洲最成功的华商之一,古比尔画廊当时在欧洲绝不是二三流的小铺子。
之所以价钱不高,是有商业运作的因素的,在他生前,他弟弟以画廊的名义全部收购了他和高更的作品,不允许他向别人出售,对外,也保密,以造成他们的画没有销路的假象,这样囤积居奇当然有利于日后炒做。现在这种手段也不少见,很多画家都是和画廊签约的,俗话说就是被包了。
以上这些,你可以到学术性稍强的文献中去印证,国内出的关于梵高的都是传奇故事,不是正传,你看那些东西没用的。
白手起家空手套白狼这种事,还是当故事听听比较好。现实世界里,要成功,没那么容易的,才能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梵高是科班出身的,他即或是愿意标榜自己是下里巴人,也只是标榜而已,他出身并不贫苦,也不愚昧。就像他的精神病,其实医院的诊断是没有病,只是他坚持要住院疗养才收留的他,体验生活罢了,艺术家很常做的一项工作。割耳朵自残的不一定是精神病,就像自杀的人也不都是精神病一样,别上了美国骗子的当了。
梵高展厅
在今年10月1到2022年2月28日将在北京杜威中心展览北京梵高艺术展,沉浸式光影大展,梵高再现,这不是一场传统的展览是一场跨越世纪的心灵邀约,非常值得期待。2021北京梵高艺术展观展攻略

展出时间:2021.10.1-2022.2.28
展出地点:杜威中心
营业时间:
周二至周四:10:30_20:00(19:30停止入场)
周五至周日及节假日:10:30_21:00(20:30停止入场)
每周一闭馆(公共节假日除外)
门票价格:180元 展览推荐:
1,现场将展出多达3000幅的梵高名画和稿件,通过最新的SENSORY4感映技术,多通道投影设备以及原声系统合为一体,打造超强视觉沉浸盛宴。
2,在展厅四周及地面投射成高清多屏巨幅影像,再配以唯美的西方古典音乐营造氛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师梵高那非比寻常的色彩世界!
3.现场可造访百分百复刻的梵高卧室,玩转风靡全球的向日葵镜房,体验现场教学梵高式绘画,包括美学教育艺术工坊、梵高主题餐厅、神秘的网红打卡空间、梵高潮流集市等。
展出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27号院北化机文创园C8栋杜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