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后疫情时代首个线下举办的国际A级车展,今年的北京车展注定是特别的。虽然因疫情影响新车数量不及往年,展会面积从2018年的22万平方米缩减至了20万平方米,但在车市寒冬和疫情双重夹击所造就的严峻环境下,北京车展中的明争暗斗势必也依然激烈。
随着5G技术的到来,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成为汽车行业主流发展趋势,汽车业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重大变革。这从车展的主题“智领未来”便可窥得一些,科技智能,几乎是所有参展车企的展示亮点,宝马、奔驰、吉利、沃尔沃,无论在首发的概念车上,还是在改款升级的新车上,无处不传递“智能”的信息。华为、地平线、移远科技……许多智能网联技术供应商也在车展现身。纵观整场车展,在汽车电气化的趋势之外,汽车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正引领行业风潮。谁先获得5G车载技术
谁离真正的自动驾驶不远了
前几年,车载系统常常因为华而不实,被认为是“鸡肋”配置,系统顺畅度与实用性远远不及智能手机。这届车展上,能明显感受到各大品牌都在发力智能驾驶系统,争夺中控屏甚至整个智能驾驶舱的“话语权”。
如记者所见,车展上许多概念车、量产车型已经基于5G技术了。全新荣威MARVEL-R
东风集团旗下全新高端电动品牌岚图首发亮相了iFree概念车,引人注目的是,新车搭载了身体识别、智能化人车交互功能,已能支持5G互联通讯科技。
北汽新能源的高端品牌ARCFOX旗下纯电动SUV ARCFOX αT也配备了5G芯片,利用5G芯片超快的网速能实现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电驱动系统于一体,更有人脸、情绪、手势、声纹、触摸等多维识别技术。
还有在车展上刚刚开启预售的全新荣威MARVEL-R,首次搭载了华为5G T-BOX技术,能实现L3(自动驾驶级别,L4为最高)级别自动驾驶车量产。
奇瑞捷途也是首批拿到华为5G车载模组,启动5G TBOX新技术的车企之一。在5G网络的高速信息传递下,奇瑞捷途已经具备L4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所有条件,量产上路指日可待。
可以肯定的是,布局5G网络是汽车厂商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想要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需要高速实时信息传输,而这都需要5G网络支持。
高手过招,胜负只在毫厘之间,谁能优先获得车载5G技术,谁就获得了科技配置的优先匹配权,谁就赢得了市场变革期的先机。华为硬核参展
未来汽车将融合多种应用和社交服务
在一众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之间,华为的展台十分显眼,以往作为车机系统供应商的华为,今年不仅有独立的展台,还展出了华为智能座舱以及包含电驱动系统、车载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车下的直流快充模块在内的诸多智能电动领域重磅产品。
华为智能座舱吸引了极大关注,这一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融合了出游、通勤等全方位出行场景,拥有多项交互功能,如人脸识别、信号灯提示、AR抬头显示、手动拖拽操控停车、视线跟踪、语音理解、AI助理、无线充电、手势拍照、疲劳监测等等,可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对接,为用户带来非凡的人车生活体验。这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会在不久的将来落地应用,目前华为正与多家车企寻求合作。华为展台
科技巨头与车企的合作屡见不鲜,并不只是华为一家,百度、腾讯、阿里在车机领域都有深度布局。车展前,一汽大众宣布与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展开合作。
宝马、长城、长安、广汽展台都有搭载腾讯生态车联网TAI3.0的车型亮相,在新车上,可以体验微信车载版、爱趣听等内容和社交服务,根据车主的驾驶路径快速扫描周边生活场景,并为车主送上恰到好处的主动推送。
福特、别克、北京现代、雷克萨斯等品牌车型搭载的是百度Apollo智能车联。这套系统的最大特色是能实现车家互联,由智能家居控制车辆、由车辆控制智能家居的双向交互控制。以雷克萨斯UX电动版为例,汽车可与家里的空调、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灯、电风扇、洗衣机、插座等300多种智能家居设备联动,身在远方也能用车遥控开关,十分方便。
沃尔沃的发布会请来了高德地图和科大讯飞站台背书,发布会主角也聚焦于沃尔沃XC40 RECHARGE所搭载的新一代车载智能互联系统。据介绍,这套智能互联系统基于谷歌原生系统打造,集合了科大讯飞、高德地图、华为、腾讯等互联网科技企业最先进的系统支持,用户登录各个App账号,可以将车载软件与手机同步。坐在车里不用手机,车载系统会比手机更方便更好用。车展观察:软件将成为车企竞争核心
纵观整场车展,将重点放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三大件技术提升的车企已经不多了,声势与声量也远不及软件。5G加持,触手可及的L4自动驾驶,从简单的触摸式人机交互,发展到手势、视觉、听觉的智能交互,由软件提升带给消费者驾乘体验将是颠覆性的,变化之大不亚于智能手机的诞生。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北京车展上强调说:“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所有车辆100%实现语音控制,高度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打造5000人规模的开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占比提升至60%。”宝马与吉利的转型更早,这也代表了传统车型的转型方向,不只是汽车制造商,而是智能出行科技企业,软件将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车展接车服务
在车展上买车的好处是便宜、可挑选空间大、额外福利多,坏处是人多买车体验差、后期维护保养不方便。车展上的某些车型会便宜很多。

车展上买车会便宜很多,但只是某些特定的车型会便宜特别多,那些新款热销车型不会有太大的优惠,因为经销商在参加车展的时候会把优惠集中在滞销车型或冷门车型上,通过各种优惠和促销活动来解决积压库存的问题,他们会拿出很大的优惠力度来刺激消费者达成交易,尽量把这些车卖掉,而那些热销车型根本不愁卖,所以优惠力度不会太大。一、车展上买车的好处
1、车展上买车,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除此以外他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因为在车展上买车时,同时可以看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汽车品牌,可以去不同的品牌挑选自己喜欢的车辆,平时想要逛完这么多品牌的4S店,最起码要10天左右,而在车展上一两天就能完成,而且有很大概率买到自己需要的车。2、便宜是在车展上买车最大的好处,因为厂家和经销商会在车展上推出不同的促销活动,在车展期间的购车价格相对于平时的购车价格要低一些,而且有些滞销车型或者冷门车型的优惠力度会特别大,在车展期间消费者还可以尽情的砍价,发挥自己的砍价水平,能拿到特别大的优惠。在车展买车还有额外的抽奖活动,如果运气好会拖到大奖,而且经销商也会赠送一些额外的保养服务和小礼品。二、车展上买车的坏处
1、车展上买车的坏处就是体验要差一些,因为每个城市在举办车展的时候都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人山人海,一点也不夸张,这次的买车体验会比较差,因为经销商的销售人员有点忙不过来,不能像4S店那样耐心热情的接待每一个客户。还有一些销售在发现消费者对他报价不满的时候会直接放弃,让自己感觉不开心。2、车展上买车会发现参展的经销商来自很多地方,有的经销商距离自己居住生活的位置比较远,如果选择这些经销商出售的汽车在达成交易以后的维护和保养就会比较麻烦,因为距离远往返不便,车辆出现故障或者质量问题时,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北京车展北汽服务
2023年的第一季度,注定已成为汽车市场的一道坎。新能源车型补贴政策取消、燃油车购置税补贴结束等一系列利空消息让消费者的购车欲望普遍降低。部分车企因为自身的问题而掀起了一场非良性的价格战。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各家车企势必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而北汽集团,却凭借自身过硬的内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北汽的一季度

“红”是主旋律
2023年4月4日,北汽集团召开了2023年一季度工作总结会暨二季度工作部署会。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41万辆,同比增长11.2%,整车批发和终端销量双双跑赢大盘;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实现突破;在京产值实现860亿元,同比增长2.6%,达成一季度高质量“开门红”。
也许这组数据还是稍显宏观了些,这“开门红”到底有多红,多数人都没有很直观的印象。那么我们就一起看看北汽集团各个领域、板块在第一季度都取得哪些成绩。在自主乘用车板块,极狐汽车作为北汽集团的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一季度的终端销量同比增长61%,同时还斩获了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新能源类第二名的佳绩;与此北京汽车方面,北京越野BJ60和北京魔方等新车型引发关注。可以看到,北汽产品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消费者的认可也是对北汽集团的肯定。而在合资板块,在极度内卷的豪华品牌市场,2023年新一轮的降价潮掀起了一片混战。北京奔驰则打破月产量历史纪录,成功突出了重围;另一边,北京现代也通过及时的产品调整和结构升级,将伊兰特、ix35、途胜等车型占比持续拉升,同时中韩高层就北京现代未来发展达成多项共识,未来可期!除了在乘用车领域的全面出击,北汽还在商用车板块保持着领军地位。其中北汽福田凭借一季度销售16万辆的成绩,继续占据着商用车市场的领头羊位置,并且开启了冲击第二个千万销量的新纪元;与此全新商用车品牌“北京重卡”发布,首车顺利下线,也进一步夯实了北汽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领先地位。除了开拓国内市场,北汽的海外业务也在快速高质量发展。2022年,北汽集团实现海外出口10.4万辆,商用车连续12年保持行业出口第一,自主乘用车正式进军欧洲。今年以来,北汽海外业务延续向上的走势,1-2月累计整车出口2.4万辆,同比上涨61.34%,其中自主乘用车板块北汽国际出口同比上涨132.7%。相比单纯的制造与销售,整合产业链也是另一挑战。2023年一季度,北汽集团其他产业链企业也在实现突破,零部件板块200余家供应链企业的统筹调度、服务贸易及物流板块的跨国供应链一体化服务,都为北汽集团一季度“开门红”提供有力保障。
所谓“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一系列成绩的背后,北汽都做了哪些布局?
一季度的开门红
还远不是“主菜”
创新是企业在商业竞争中最重要的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并不容易,它需要长时间的自主研发,这是企业团队和资金实力的一种体现。
当前,北汽集团正在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在三电、氢燃料、智能网联、整车架构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行业领先应用。具体来看,极狐汽车或许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牌,“中国十佳底盘”“中国十佳车身”,以及“中国心”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大奖,都是极狐汽车坚持正向研发、科技赋能带来的成果。不久前极狐汽车发布的全新车型考拉凭借专注亲子出行的产品定位,也迅速火遍全网,有望成为下一款年度爆款。北京汽车方面,华为鸿蒙系统和北汽联手博世打造的B-Pilot 3.0智驾系统已经开始应用于新车型之上,为用户带来了全新智驾体验。可以看到,北汽集团正在将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找准技术发展路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蕴藏着潜力的“科技北汽”已经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实力影响的不只是国内市场,在海外业务方面持续向上的北汽,凭借主动正向开发,推出了具有国际适配性和竞争力的产品,魔方、X7和BJ40等新一代北汽自主产品更是成为北汽开疆拓土的“利器”。登陆南非、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罗马尼亚等国家的魔方,收获了无数好评;在越南,X7成为市场爆款,销量位居中国乘用车第一位;在科威特,BAIC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越野车第一“潮牌”。商用车领域,北汽福田也已累计出口包含重卡、中卡、轻卡、皮卡、客车、工程机械等在内的产品约76万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北汽正在打造出一套整合了业务、研发、二手车出口、全球供应链在内的国际化发展“组合拳”。积极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新发展格局的北汽,正在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与此北汽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张,今年一季度以来,北汽已经先后与伯特利、博世、地平线、宁德时代、北京工业大学等校企单位达成战略合作。随着未来更多高新技术的逐步落地,北汽集团蕴藏的潜力也将一一兑现。
能够逆势而上的北汽集团,在品牌、产品、新能源、智能化、海外业务上,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产品、针对市场的深度调研、前瞻性布局,打牢了根基、巩固了销量、抢得了先机。
展望上海车展
2023年北汽集团还有更多可能
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北汽集团也将会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共同参展,多款新车、概念车首秀亮相,还将呈现相关品牌理念的焕新发布。
我们能够在上海车展上,进一步了解极狐汽车在高阶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上的最新成果。同时极狐交付百度“萝卜快跑”的Appollo Moon 2023款首批验证表现如何、与文心一言的联手能带来怎样的高阶人工智能交互出行体验,届时答案也将一一揭晓。北京越野是北汽“高新特”战略中“特”的代表,同时也是北汽集团发展自主事业的杀手锏。BJ60的“家玩越野”理念及富有竞争力的产品,能否成为“越野新势力”也极具看点。最近已经开始预售的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 SUV也将会在上海车展正式上市,作为北京奔驰产品线的重要成员,全新长轴距GLC SUV新增了三排七座布局版本,成为首个同时提供五座和七座选择的豪华中型SUV。北京奔驰能否在后续的3个季度延续上扬的势头?我们拭目以待!北京现代预计也会在上海车展有大动作。今年是北京现代“2025向新计划”的元年,燃油车全面混动化、加速引入全球畅销的纯电动车品牌是未来北京现代的主要发展方向。全新概念车“MUFASA ADVENTURE”、全新索纳塔、IONIQ 5等重磅车型,都有望登陆上海车展。车叔总结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能够取得2023年一季度“开门红”,是北汽集团科技创新战略所带来的高质量发展硕果。在北汽集团2023年的新征程中,相信第一季度的优异表现只是一道“前菜”,未来的“主菜”将更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